凯发k8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

奋力“突围” 江城垃圾出路何在(图)

日期:2025-07-07

  记者观察发现,除了智能监控外◆★■★★,陈家冲这个第二代垃圾场的代表,还有不少“尖板眼◆★■”也值得一提■■■★:

  2005年6月,武汉市处理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场——金口垃圾卫生填埋场提前封场后,中心城区(不含开发区)垃圾集中在岱山、紫霞观、二妃山、北洋桥4座处理场处理。两年后的今天,这4座肩负着中心城区垃圾吞吐的垃圾场景况如何呢?

  车辆继续行驶了约1公里,就到达了填埋区。只见眼前一片开阔,填埋区两边高◆■★★、中间低,呈漏斗状■◆■,底部已全部被推平,铺上了黑色的防渗膜■★★■。还没有倒进垃圾的填埋场★◆,在阳光下犹如黑色的海洋。坑边铺有鹅卵石护坡,据说可导流垃圾渗滤液★★★。

  不难看出,已经为江城服务了十几年的首批垃圾场大限将至◆◆■■,目前都在硬撑着等待新建垃圾场■■“接班★◆■◆◆■”◆◆★。今年◆■,正在运行中的4座垃圾场除二妃山垃圾填埋场外■★◆◆■,其余3座都将相继封场。

  由于建成区范围的迅速扩张,金口垃圾场被楼盘小区包围,被迫提前5年关闭。垃圾场选址也成为民众关心的话题。污染环境、影响居住、制约发展,使垃圾场建设遭遇众多排斥。如图所示★■◆■◆◆,十几年前选址建设的首批垃圾场都已被包围在武汉城市的中心★■■,近年来,更是非议纷纷。

  目前◆★◆★■,除陈家冲垃圾填埋场试运营外◆★◆,仅有锅顶山垃圾场已经开工,其余垃圾处理新建设施仍未进入建设程序◆★,而垃圾处理设施新建工程需2-3年的建设期(含筹建时间)★■,因此★★■,垃圾处理新建工程的上马迫在眉睫。

  武汉市城管局环卫负责人道出尴尬现状:武汉市尚未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,处理方式单一,缺乏特种垃圾处理设施,因此垃圾处理易形成二次污染,垃圾中的资源也不能重复利用。

  “前面要进监控区了◆★◆,我们马上要接受检查■■■。★◆★”龙师傅说着,将车子驶上了一块长方形的称重台停下。几秒钟后,称重完毕,车前方的显示屏上出现一个绿色箭头,指示我们可以进场。事后才知道,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里,车上贴着的智能标签,立刻将车牌■★★■★◆、货名、所属区域、毛重等信息◆★★◆★■“输送■★◆★◆★”给监控室电脑。监控系统还从车头、车身和车尾3个角度自动拍摄照片,以查看环卫车辆是否有异常。

  4月28日◆★■◆★,陈家冲垃圾填埋场试运营当天,记者坐上了第一辆开进垃圾场倒垃圾的环卫车◆◆★,与江岸区城管局的司机龙师傅一起首次体验第二代垃圾场★■★。智能化监控精确计算垃圾数量

  按照★◆◆“任何建设的规划要先过环评关”的要求,一直采用简易填埋方式的江城垃圾处理方式无疑是被淘汰的典型。在这个面临艰难转型的时候◆■★◆,江城垃圾处理新出路何在◆■◆★?

  运送垃圾已经有9年的龙师傅,按照操作员的指示■■,熟练地将车开到填埋区的边缘★◆◆■■◆,车尾对准填埋坑★◆★◆★★,尾厢缓缓向后倾斜,倒出第一车垃圾◆■。不到3分钟,10余吨从汉口西马路运过来的生活垃圾全部倾倒完毕。

  包括陈家冲在内,武汉市即将投建的新垃圾场,都告别了已经运行十几年的简易填埋方式■◆■■,开始将环保■◆◆、无害化放在首位★★。可以说,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,达到防渗■◆■■◆★、防臭、防污染的环保要求■◆■★,已成为新建垃圾处理场的硬指标★◆★◆■★。卫生填埋■◆◆■◆■、焚烧处理是第二代垃圾场的选择方向。而武汉市垃圾处理工艺的发展思路也十分清晰◆◆:近期(2006-2010年),充分挖掘现有垃圾填埋场潜力的同时,积极采用焚烧技术,到2010年末,使焚烧法成为江城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;远期(2011-2020年),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工作的全面开展,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多元并举、形成适度规模,逐步形成符合武汉市具体条件的卫生填埋、焚烧、堆肥和综合处理多元技术结构合理、平衡发展的局面,无害化处理率由目前的23%提高到85%和95%以上。

  特许经营好在哪里?“将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进程,减轻政府的财力负担■■■★◆■,让政府成为监管者。◆★★”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副教授这样评述特许经营的好处。武汉市建委负责人则认为■■■■■,目前国家正在压缩投资规模,通过特许经营可解决投资瓶颈,如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的4.5亿投资就不用武汉市操心了◆◆■◆◆,由投资方来承担投资风险,这样也有利于规范城建引资。

  紫霞观垃圾场,现服务范围主要是汉阳区、硚口区和经济开发区。按其剩余库容量计算,最多可以运行到今年★★■★。

  离城市太近了扰民,但离得远远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。垃圾场越“跑★■■◆”越远,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运输成本势必增加,将可能导致“垃圾有处倒却没法运■★■◆■■”的新尴尬◆★■★。

  污水不污染★◆★◆:垃圾渗滤液气味难闻和影响环境★■,是任何垃圾填埋场都难以回避的问题。填埋区内铺设的垃圾渗滤导排管网,会将渗滤液导入一个调节池■◆。考虑到渗滤液在阳光直射下会加剧对流,产生大量恶臭、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,因此陈家冲垃圾场的调节池上有一个浮动的“盖子◆★◆★”———封闭浮动式膜◆■■,能随液面同时升降,遏制调节池产生臭气◆★◆■★★。而从德国引进的污水处理设备,能使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达到一级排放标准,直接排放。按照国家规定,污水处理达到三级排放标准◆◆■■★★,就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。

  根据武汉城市空间布局规划,未来几年将新建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布局已敲定(如图)★★◆★★。2007-2010年间★★,还将有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、城头卫生山垃圾填埋场、群力村垃圾焚烧发电厂★★◆◆、江夏垃圾卫生填埋场陆续建成投入■■◆■。江城垃圾无处可倒的难题将得到缓解。

  变废为宝■★◆■:为减少大气污染和实现资源再利用◆■◆,陈家冲垃圾场设有沼气收集及发电系统◆◆。计划在垃圾填埋作业开始后的第三年安装,在满足自用的情况下可并入电网输出剩余电力★◆。

  为此,硚口区计划修建两座垃圾中转站■★。届时将垃圾压缩成块状后再运往垃圾场◆★,提高单车的运输量◆◆■◆。如此一来,运输问题似乎解决了,但垃圾中转站容易扰民的问题又接踵而来。

  硚口区城管局长透露■◆,目前该区每天的生活垃圾都是运往汉阳紫霞观垃圾场,该垃圾场关闭后,硚口区的生活垃圾都要运往陈家冲垃圾场。通过实地计算得出,垃圾车从硚口区开到陈家冲垃圾场,单程距离就有55公里左右。加上沿路清扫和收运时间,一台垃圾车一个来回要7个小时,一天只能跑两个来回。而按照该区平均日产1200吨垃圾来看◆★★■★◆,现有的70多台装载量5-8吨的垃圾车不歇息地跑,每天的垃圾也运不完★◆。

  陈家冲垃圾场位于武汉市近郊新洲区阳逻街三河村和老屋村交界处,距武汉市中心城区约41公里。它运行后的前五年,每日处理生活垃圾可达2000吨,几乎是武汉市三分之一的生活垃圾处理量(主要来自汉口和新洲阳逻地区),规划使用年限约为21年。环卫人士称,陈家冲担负的其实就是提前◆★★“退役■◆★★◆”的金口垃圾场的“消化”任务■★。

  继青山垃圾焚烧发电厂■■■、汉阳锅顶山垃圾焚烧厂项目之后◆■★◆★,陈家冲垃圾填埋场同样踏入了特许经营的行列。特许经营也成为“第二代”垃圾场普遍选用的运营模式★◆■★◆■。

  岱山垃圾填埋场现服务范围主要为江岸区★★◆、江汉区。在接受金口垃圾场的分流垃圾后,该垃圾场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◆■◆,剩余库容量仅够维持填埋至今年◆★■◆。

  ★■“袋子”装垃圾:武汉以前的垃圾场都仅仅是底部防渗。而陈家冲垃圾填埋场除了在填埋坑底部铺设双层防渗膜★★,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外,填埋的垃圾每30至50厘米■★,铺一层粘土,以防止雨水渗入垃圾。最后还会在垃圾堆上方覆盖一层膜,垃圾进入时掀起★★◆■■◆,填埋后再封闭。整体就像一个“袋子”★◆■■,把垃圾装入袋中。

  4月28日,武汉市陈家冲垃圾场试运营,这标志着以其为代表的第二代垃圾场将正式上岗★★★,作为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问题,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——

  据武汉市江环实业发展总公司总经理郑利介绍★■,陈家冲垃圾场推行市场运行机制,分离运营与监管。武汉市城管局(甲方)与武汉市江环实业发展总公司(乙方)签订了为期20年的特许经营合同,将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特许经营权提供给该企业,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以上,乙方按计量按时向甲方★■■◆★“领薪水★■”(垃圾处理费)。如遇政府政策调控、处理工艺变更、处理规模增减和物价上涨等因素,垃圾处理费另行协商调整。乙方机构设置、人事、财务管理不受甲方干预,全部实行企业化运行。并按照相关标准负责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。甲方则负责对垃圾场的各项运营项目实行监管和考核■■◆■。

  不过,记者从武汉市建委和城管局了解到,在垃圾场的选址和建设上◆★■★,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原则。如,★★■◆“在中心城区和近郊新城区之间生态隔离带用地内,充分利用生态绿化隔离作用减少对城区环境的影响◆■,同时有效控制垃圾运输成本★■◆◆★”;“按照垃圾处理工艺技术要求,相互关联的不同类别垃圾处理设施集中设置,便于设施资源的相互利用”。作为市政公用事业的一部分◆■★,合理配置垃圾处理设施,是整个城市的发展需要,更是保障市民生活秩序井然的大前提◆◆★★◆。技术和观念上都先行一步,也许能让江城垃圾突围之路走得顺畅一些。

  垃圾车在出场时又接受了几秒钟的检查,一切无异后被准许放行■★◆。完成工作的龙师傅向记者介绍说★★■★,新垃圾场里实行的智能化监控◆★★★■,他也是头次经历,“一气呵成,简单方便,感觉非常好”。他说,以前环卫车进出老垃圾场都要下车登记,手续麻烦,而且没有称重程序★◆★■■◆,每天垃圾场里到底倒进多少垃圾,只能靠人估。现在进出称重,就能清楚地计算出每车垃圾的数量,对垃圾场的管理和使用容量的控制方便多了。防臭防污染垃圾场“尖板眼”不少

  北洋桥垃圾场位于青山区北洋桥村。服务范围为青山区全部和武昌区的两个街道以及洪山区的两个乡。受武汉火车站建设影响★■◆★★,将面临封场。

  二妃山卫生填埋场服务范围是武昌区、洪山区、东湖高新以及部分重点镇。该场分四个填埋区,现已填完填埋一区◆★■◆,根据设计,其服务年限将至2012年。

  随着垃圾运输和处理成本的增加★◆◆,会不会造成城市居民卫生费一并涨价◆◆★?尽管目前仍未显示出任何迹象,但连锁效应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可能★■■★◆。看来,就算是不顾一切地把垃圾场、垃圾转运站推离我们身边◆★,也未必能够让人眼不见心不烦。

  由于历史原因,以及受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的限制,截至去年,武汉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3%,采用简易填埋处理的垃圾量占77%,达不到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。多数垃圾填埋场设在中心城区内,对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都有影响。其中紫霞观◆■■◆★、岱山垃圾处理场均设在防洪干堤以外子堤圩堤区,一旦圩堤区用于蓄洪,将导致垃圾直接污染水环境■■★■■。